论坛讨论的议题涵盖了绿色设计与碳中和、世界绿色设计之都◆★、绿色设计与生产力、新的设计理念如何赋能企业可持续发展等★■■★■★,专家们分享了诸多成功案例,并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这次交流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分享与思想碰撞的机会■■◆★■◆,推动了各国在绿色发展领域的深度合作◆★。
文化的魅力超越国界★◆■■■,4月3日◆■◆◆★,乌兰巴托的“敦煌文化周”盛大开幕■◆★。来自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敦煌研究院等机构共同承办的这一活动,展现了敦煌文化的独特魅力。开幕式上,双方官员发表致辞,活动设有数字展览、专题讲座与手工体验等多项内容◆◆★★,寓教于乐,让蒙古国民众深度了解敦煌文化,提高了民众的文化认知。
4月3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与老挝苏发努冯大学携手举办了2025“澜湄周★■◆■◆”之“共话澜湄铁路暨魔都牵手古都”活动。这项活动得到双方专家的关注,通过铁路的互联互通,不仅促进了两国人民的经济往来,还加深了文化理解★★■,推动了中老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深度合作与民心相通。
4月6日,在柬埔寨的首都金边◆■★■◆★,由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柬埔寨皇家艺术学院及多方机构联合主办的“丝路心相通”中柬传统乐器文化交流音乐会如期举行。此次活动吸引了500余位观众■★★,融汇了中柬两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中国驻柬埔寨大使馆文化参赞李季等官员出席活动,充分展示了两国在文化交流、民间交往方面的紧密联系。
从绿色设计到儿童福利◆■★◆★,再到文化交流,这些国际活动为各国之间搭建了交流的桥梁,不仅促进了文化的相互学习与理解,也推动了可持续发展及全球合作。社会组织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将更多的国际视野和合作机会带给各国,为全球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在当今世界,环境保护与社会福祉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国际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更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最近几天◆★◆■■■,从北京到金边,从乌兰巴托到加德满都,各类国际交流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展现出全球范围内对绿色设计■■◆、儿童福祉及文化交流的共同追求与努力。
2025年3月31日,首都北京迎来了“2025中关村论坛•世界绿色设计论坛”。该论坛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作为指导单位■◆★◆,而世界绿色设计组织则为主办方。此次论坛的主题为“绿色设计工程师构建绿色可持续城市”。参与者不仅包括来自中国、比利时、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意大利等20个国家的政府◆◆、科研院所★★■■★、高校、行业组织、企业的50余位专家代表,还有30000余名嘉宾通过在线和线下的方式积极参与。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4月5日◆■■★★◆,由中国歌剧研究会与(欧洲)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戏演出季暨中国戏(剧种)国际展演活动◆■★◆◆★”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开幕★■◆◆。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带来了经典剧目《白蛇传》,近400名中外嘉宾在现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戏剧的魅力与韵味,强化了中欧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教育的力量在于改变,提升居民技能的培训开始展现其成效。4月4日,西藏善缘基金会与尼泊尔-中国凯拉斯文化促进发展协会共同发起的尼泊尔竹编培训班在加德满都成功结业◆◆■★。22名学员在为期15天的培训中掌握了竹编技艺,主题为“竹子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实用技能培训无疑将有助于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尼泊尔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与此同时★■◆■■,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沈蓓莉应土库曼斯坦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儿童慈善基金会的邀请◆■,于近日前往土库曼斯坦出席“为儿童福祉开展协作”国际会议。在会议期间,沈蓓莉与土方的官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旨在加强两国在儿童福祉方面的合作与共同发展◆◆★。这不仅促进了中土两国的友好关系,也为全球儿童的福利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国际视野和支持。
最后◆■,意大利“知行中国—意大利百名学生来华交流团”正在进行中。这一由17所知名高校的105名大学生组成的代表团,响应“青年使者交流学习计划”,在中国高校展开了丰富多彩的学习与交流活动◆★,从而为中意两国的文化交流和青年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